红薯储藏技术
458人已浏览 时间 : 2020-11-13 15:46:23
导语:下窖前应对老窖进行清理,刮掉窖体表面陈土,用50%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表面消毒。再在底部铺一层细砂再下窖。如果薯量过大,超过1米厚应每平方米应垂直放一用玉米杆扎成的草把一个,以利通风换气。 下窖后红薯表面出现水湿,叫做出汗,要以通风散湿为主。不要封闭窖门,待到室外气温接近10度时可以封窑。便窖温稳定在12到14度,相对湿度保持在80%左右。入窖后30-40天,至翌年温度回升之前成为…
下窖前应对老窖进行清理,刮掉窖体表面陈土,用50%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表面消毒。再在底部铺一层细砂再下窖。如果薯量过大,超过1米厚应每平方米应垂直放一用玉米杆扎成的草把一个,以利通风换气。
下窖后红薯表面出现水湿,叫做出汗,要以通风散湿为主。不要封闭窖门,待到室外气温接近10度时可以封窑。便窖温稳定在12到14度,相对湿度保持在80%左右。入窖后30-40天,至翌年温度回升之前成为越冬期。这时应以保温防寒为中心。由于薯块呼吸减弱,发热量小,外界气温又低。窖外要加厚土层,严封窖门,窖内要盖草保温。 保持窖温在十二度到十四度之间,并要防止雨雪渗入和老鼠危害。
开春以后,窖内经过冬季封窖氧气缺乏,薯块生活力有所降低,如不通风换气容易感病,便会迅速漫延。自此应以通风换气,稳定窖温为主。在保持窖温12-10度的前提下, 揭开覆盖。首先打开窖门,加强通风,保持薯块正常呼吸。 但此时的天气时冷时热不稳定,应根据气温随时开盖窖门。红薯储藏技术有以上方式。